日期:2025-09-05 23:45:23
房企保价承诺背后:政策暖风下鑫策略,购房者的定心丸还是营销套路?
“买贵补差价”“保价至年底”—— 广州越秀地产、佛山招商华玺这些楼盘都打出这样的标语。购房者该信这是市场见底了,还是房企想把房子卖出去的套路?北京放宽限购、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,政策一套接一套。开发商搞的这场 “价格保卫战”,正能看出楼市是不是真的稳了。
广州琶洲南 TOD 项目最近在售楼处贴了显眼公告:签约客户要是 2025 年底前发现同户型降价,能拿到差价补偿。类似的承诺在珠三角越来越多,中交科城・黄埔未来城甚至把保价期限延到 “项目清盘”。克而瑞的数据显示,7 月广州新房均价环比只跌了 0.6%,可开发商还是不敢大意。
这种看着像是让利的举动,其实藏着不少算计。拿越秀地产来说,它的保价协议只对比备案价,实际成交价往往比备案价低 10% 到 15%。北京放宽限购后鑫策略,五环外买房子的人多了不少,这说明现在市场不缺想买的钱,缺的是敢买的信心。房企的保价承诺,说到底是想借着政策的暖风,让犹豫的购房者踏实点。
仔细看各房企的保价协议,坑比优惠更得小心。期限上,“到年底” 和 “到清盘” 完全不一样 —— 前者可能赶在明年春节促销前就不算数了,后者直接和开发商能不能收回钱挂钩。更不显眼的是差价怎么算,有个项目把 “特价房” 排除在补差范围外,可实际上降价的房子大多是这类。
懂法律的人说,这类格式条款里常有 “不可抗力除外”“最终解释权归开发商” 这样的免责话。2024 年佛山有个楼盘,就以 “市场整体下行是系统性风险” 为由,不给补差价。购房者因为很难拿出证据,维权没成功。北京新政里,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到 100 万元,这样实实在在的好处,或许比保价承诺更靠谱。
克而瑞广佛首席分析师肖文晓发现鑫策略,保价政策确实改变了大家对市场的看法。广州 7 月改善型住房成交量比上月涨了 12%,有些购房者开始觉得 “政策底” 和 “市场底” 已经碰到一起了。但另一方面,中小房企借钱的成本还在 8% 到 10%。房子卖得慢,回款少,保价承诺可能变成勒紧资金链的绳子。
这种矛盾在北京市场更明显。五环外的新房占了库存的 78%,新政后来看房的人多了,可 1 到 7 月北京新房成交还是比去年少 13%。当保价成了行业普遍做法,反而可能让 “卖得少 — 降价” 的循环更厉害。中指研究院监测到,北京五环外项目平均要 18 个月才能卖完,快到警戒线了。
对那些被保价承诺打动的购房者,三条建议或许能避开坑:先查查房企的 “三道红线” 指标,优先选负债率低于 70% 的国企项目;再要求把口头承诺写到合同里,明确差价怎么算、什么时候退钱;最重要的是用好政策带来的好处,比如北京新政后,二套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提高了 67%,实际省的钱可能比保价补偿多得多。
房企搞保价,就像走钢丝:既是政策影响下市场自己在调整,也暴露了想把库存清掉的着急。北京五环外放宽限购和广州的保价承诺相互影响,释放的不只是购买力,更是行业要转型的信号。市场真要稳下来,不光要在需求端继续放宽限购和信贷,还得在供给端帮房企打通借钱的路子。毕竟,没人会因为保价承诺就买可能烂尾的楼,重建市场信心,终究要靠守住 “保交付” 的底线。
本文章由齐家小编整理发布,部分作品来自互联网,无法核实真实出处,如涉及侵权,请直接联系小编删除,谢谢!
顺阳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