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5-09-05 23:37:22
近20年中融证券,无数投资客、炒房团因为对“房价永远上涨”深信不疑,加剧了他们加杠杆买房囤房。
这样疯狂买房之举加速了房价暴涨,一时间甚至让当年任正非都直言:“如果当时选择做个包工头,挣钱还快一些”。
可见,当年买卖房子有多赚钱!
然而,论资金实力雄厚的炒房团、囤房客,普通老百姓再厉害,也不过囤房十几套,
而今天咱们要讲到的囤房客,他们的囤房规模超出你的想象!而且值得一提的是,随着楼市的下行周期已经打开,这个“最大炒房团”也要开始清仓走人了…
.01
中国最大囤房团囤房规模
讲到炒房囤房,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温州团,国资。
殊不知,上市企业才是的中国囤积房产规模最多的团体。
数据显示,截至到2019年3季度末,A股3743家上市公司中,有1826家上市公司持有投资性房地产,占比超过48%,合计持有市值达1.3万亿元。
也就是说,接近一半的上市公司以前都跑去炒房了。
企业不好好搞主业中融证券,一旦出现问题面临的可能就是资金链断裂。所以前几年大家就经常能听到类似这样的新闻:
上市企业因业绩不好,卖房弥补亏损、保壳的消息。
据统计,2018年,全国有33家上市公司卖房。2023年年内共有257家上市公司处置房产和用地。
到2024年卖房的上市企业更是翻倍,比如:
赛隆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赛隆药业”,002898.SZ)曾公告称,拟出售48套住宅房源,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运营效率。
还有中通客车、御银股份等,都先后发布公告出售不动产。而卖房的理由都很相似,都是为了公司可持续发展。
另外,四创电子(600990.SH)、泰和科技(300801.SZ)、龙源技术(300105.SZ)、筑博设计(3005645.SZ)等公司也陆续发布出售房产的相关公告。
再早一点,ST海马合计卖房401套,处置金额3.34亿元。
别吃惊!这还只是冰山一角!
因为除了直接卖房外,这些年,上市公司征地补偿也频频出现。
比如被称为中国最强拆迁户的广州浪奇,根据其公告显示,他将获得将近26亿元的拆迁款,这金额是该企业上一年净利润的78倍。
可见,过去中国房地产一路牛市的背后中融证券,上市公司才是其中的“受益者”!
难怪当年会这样说:“中国的上市公司手里握有大量的房地产,年底不好了,卖个两套,发不出工资了,再卖两套,年年亏损了卖两套......”
.02
曹德旺痛批企业炒房
过去,曹德旺也没少批评这些企业炒房,他说:中国应该削减虚假的投资,不要搞那么多房地产。
他认为,盖房子本身是没有问题的,但炒房则会出现很多问题。比如房子失去了居住属性,变成了一件投资品。
曹总还说,社会上大部分的银行资本和劳动力资源都流向了房地产,严重打击了实体经济的发展。
一方面,租金跟着猛涨,企业经营压力巨大
另一方面,炒房赚钱快,企业搞开发时间漫长,加剧了企业炒房,导致企业创新能力下降。
时间一长,企业的产品就失去了竞争力,就会陷入亏损。
其实,2013年以前,我国房地产市场还主要以居住为主,参与投资的上市企业也是屈指可数。
但是,当年一纸“文件”,要将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开始,房地产行业以外的上市企业就开始纷纷投入房地产市场,疯狂买房囤房。
结果,房价被越推越高,刚需群体买房越来越贵,终于涨到很多人甚至借贷也买不起房的地步。
而且,这期间,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很奇怪,房价疯涨那些年,上面针对房子有不少调控,唯独没有没有约束上市企业疯狂买房囤房,这是为何?
也难怪有的人会说,“当年各种限购措施只针对的是个人,对公司买房基本没限制。”
上市企业不好好研发产品、做主业,扎堆涌入大量买房囤房,推高了房价,甚至有不少行外企业疯狂涌入做开发商,
据统计,最高峰时期全国共有10万家开发商,比美国足足多了95000多家。
房价被他们推的疯涨,一年涨50%,两年翻倍,涨到终于普通人掏空家底也买不起了。直到2018年,企业炒房和资产闲置的现象才引起监管层的重视。
才开始明确暂停向企业销售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。从此,企业炒房囤房的步伐才终于被摁掉。
所以,为啥2018年李嘉诚预言市场要变天,从叫停企业炒房,到李嘉诚说这话,就不难理解:企业才是最大的炒房团!
最后网友的话
“我是卖房炒股,它是从股票中融资,它融资后买房囤房,股票赚了房子翻倍;我房子没了,股票深套了……”
顺阳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