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5-09-05 23:13:36
当今社会福牛财经,谈到经济发展、谈到民生,房子永远是绕不开的话题。在楼市红火的那些年,买房者深夜排队,为了抢到房子,可谓是卑微到了极点。那火爆的场面哪里是要花钱买房,简直就像去抢钱!
然而时过境迁,当前的房价可谓是一天一跳水。曾经抢到房子的赢家,如今却是痛心疾首,悔不当初啊!曾经抢房有多疯狂,如今卖房就有多卑微!
曾经房子在抢购面前,似乎永远是稀缺品,坐地起价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。如今是买家悠闲看房,货比千家,砍价那叫一个“狠”,几乎延续了曾经集市购物的砍价精髓“对半砍”。
看到,一位房东将房子挂牌245万,心理价位235万,面对出价220万的买家,却被当面数落房子种种不是。买家甚至声称,如果不是看在物业服务的份上,这房子连220万都不值。
现在市场上,很多拥有多套房,尤其是用贷款买的多套房的购房者,都在急于甩掉“包袱”。二手房挂牌量急剧攀升。楼市的天平,已经彻底倒向了买方市场。
01 新房降价,二手房挂牌量激增,二手房市场陷入“寒冬”
翻看市场数据,让人心凉。2025年,我国二手房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度调整。
根据相关资料显示,截至2025年8月末,仅保定一地的二手房在售房源总量就高达约5.3万套。8月单月新增房源839套,库存总量在节节攀升。
纵观全国二手房市场,同样不容乐观。根据资料显示:2025年一季度,全国重点城市二手房挂牌量同比激增23%,杭州、成都等城市挂牌量突破20万套,创历史新高。然而,同期二手房成交套数却同比下降17%。
这种“卖多买少”的市场格局,导致二手房的房价在持续下跌,为了应对这种囧境,全国绝大多数的房产交易网站,都隐藏了真实成交价格,只显示挂牌价。
但是,各地二手房的挂牌价和真实成交价之间到底有多少水分?这就需要看买卖双方的心里博弈了!
百城二手房挂牌均价同比下跌8.5%福牛财经,二线城市跌幅最大达到10.22%,厦门(-18.66%)、合肥(-14.74%)等城市价格承压明显。
我也想做一个好人,可我没得选!
02 二手房交易,买方、卖方、中介,上演“碟中谍”
二手房市场的“供需结构”变化,同样带来了买卖双方的心理扭转。卖家从“傲娇”到“卑微”的产生了极大的心理落差。如果形容卖房者的心理变化:高位抢房、降价难卖、心理溃败。
对于手握现金的买家,如今可是“香饽饽”,地产中介也是“捧在心尖上”,好不容易碰到一个买主,真心不容易!为了促成成交,不得不两边“欺骗式”忽悠。演技堪比刘德华的《无间道》“我也想做一个好人,可我没得选!”
卖方纠结,买房也纠结。卖方怕卖低了,已经亏了,不想亏更多,同时又怕不降价,好不容易等到的买主真溜了!买方纠结,怕是买贵了,成了“最后一棒”。 一位购房者坦言:“现在买套300万的房子,万一跌10%就是30万,够租10年房了。”
据有有关信息显示,线上咨询量激增,但线下带看量下降40%;买家平均看房次数从5次增至12次,决策周期延长至3个月
03 财富差距凸显,房产市场分化
全国二手房市场,都呈现“撕裂”般的分化现象。二手房市场呈现典型的“总量过剩,内部分化”特征。
从价格区间分析,以保定市场为例,刚需市场(单价<7000元/㎡)供给激增,竞争最为惨烈,库存净增幅达5.8%。高端市场(单价>10000元/㎡)则是唯一出现库存减少的板块,净减少103套,显现出相对韧性。
北京、上海、杭州等一线城市的成交结构也印证了这种分化。7月份仅有低总价极致刚需成交占比增加,300万元以下低总价段房源成交套数占比超60%。
总价1000万元以上豪宅上海成交套数占比约5%、京杭约2%,成交占比不大但市场需求相对稳定。
简单总结一句话,就是“豪宅遭疯抢不差钱;普通住宅遭嫌弃,能省则省!”
04 冷静思考,二手房东如何早日解套?
当前,地产市场的下行趋势不会逆转,房东必须摒弃“止跌回升”的幻想。
接受现实:不要纠结自己是什么价位买的!也不要对比2021的高点价位,详细了解当地二手房市场情况,把心里价位放到“现实价”。否则就会出现硬抗,卖不掉降价!还是卖不掉,再降!最终价格会越来越低。拖延成交的成本更大,及时止损才是理性选择。尤其贷款购房者,越迟越被动!
贷款购房,伤不起:计算持有成本。假设房子总价500万,月利息2万,拖延3个月多花6万。有业主降价8万后快速成交,比死扛半年多赚2万。
房子也需要“化妆”:首先从销售平台选择,重点布局3家头部平台,避免“广撒网”。突出卖点:学区房强调“入学资格”,地铁房标注“步行距离”。
另外,就是要给房子“化妆”,如果急于出手,最好清空房屋住客,彻底清扫,即使花钱雇佣宝洁,也要让房子焕然一新。现在买房的绝大部分都是自住,看房感觉非常重要。现在已经不是丑女不愁嫁的时候,化妆也是有价值的投资!
例如链家等平台都已经隐藏了成交记录,买卖双方都像在“盲赌”,博弈的过程就是比拼谁更懂心理学。
楼市神话已经终结,保持理性,合理规划,才能在未来获得稳定的生活。
(声明: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)
顺阳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